top of page

獅子會愛心共融:端午節的省錢與善心之旅 從受助者變助人者 惠及200個弱勢家庭

  • 作家相片: Cindy Sin
    Cindy Sin
  • 5月29日
  • 讀畢需時 3 分鐘

在香港,節慶的慶祝不僅是美食的分享,更是社區力量的體現。最近,由香港快活谷獅子會、香港青賢獅子會、香港大都會獅子會及香港浸會大學附屬學校王錦輝中小學聯合主辦的「愛心共融慈善包粽日」活動,吸引了超過450名參與者,包製了800隻愛心粽,將溫暖送到200個弱勢家庭,展現了獅子會的精神。




獅子會帶動的善心循環

此次活動的成功,體現了獅子會一直以來推動的「從受助到助人」的理念。活動中,視障人士和聽障人士不再是單純的受助者,而是成為了助人者。來自香港失明人互聯會的視障參與者,通過觸覺引導,協助包粽,讓他們感受到自身的價值與能力。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還讓他們明白,無論身體有何限制,仍然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

同時,來自香港聾人協進會的聽障參與者則通過手語與其他義工進行溝通,展現了多元文化的交流。這種互動不僅增進了彼此的理解,也讓所有參與者感受到團結的力量。在這樣的環境中,大家不再受到限制,而是共同創造了一個充滿愛心和支持的社區。



省錢又有意義的選擇

在物價上漲的當下,如何在節慶中實現省錢與享受?參加獅子會主辦的慈善活動,正是一個聰明的選擇。這類活動通常是免費參加,參與者能夠獲得豐富的經驗和技能,並且透過義工的方式,減少了節日開支的壓力。

例如,包粽的過程中,參與者不僅學會了包粽的技巧,還能與其他人分享食材和經驗,這樣一來,大家的成本就自然降低了。更重要的是,這種分享精神讓人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能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是金錢無法衡量的價值。





獅子會的跨代共融橋樑

此次活動的成功,展現了社區合作的力量。不同年齡層的參與者共同包粽,促進了社會各界的交流與理解。年輕的義工們向長者學習,長者則感受到社會的關懷,這種互助共融的精神正是香港所需要的。

在活動中,香港小童群益會的家舍宿生更是化身「小老師」,向其他參與者示範包粽技巧。這不僅讓年輕人有了展示自我的機會,也讓長者看到年輕一代的活力與創意。這種跨代的交流,讓社會的每個成員都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與價值。

食品安全與健康意識

除了包粽的樂趣,活動中還特邀香港飲食慈善基金的名廚陳世輝博士,教授參與者如何選擇健康的食材與包粽技巧。這不僅提高了大家對食品安全的認識,還讓參與者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學會了如何選擇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許多人開始注重飲食的質量。透過這次活動,參與者不僅學會了包粽,更能運用所學知識,選擇更健康的食材,這樣的經驗將對他們的生活產生持久的影響。





溫暖人心的瞬間

在活動中,有許多感人的瞬間令人難以忘懷。一名視障參與者激動地分享道:「估唔到我睇唔到嘢都可以嚟包粽!好多謝獅子會同互聯會畀機會我哋貢獻力量。」這句話不僅表達了他對活動的感激,也讓其他參與者感受到生命的價值。

當獨居婆婆接過粽子時,感動地說:「上次中秋送月餅,今次端午送粽,好多謝你哋班義工咁照顧我哋啲老人家。」這一刻,讓所有參與者都感受到社會的溫暖,無論是給予還是接受,彼此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緊密。




社會意義與未來展望

主辦方獅子會強調,疫情後基層家庭經濟壓力未減,節慶送暖更顯重要。今次活動不僅提供物資支援,更讓青少年學習同理心,長者感受社會關懷,弱勢群體提升自我價值感,真正體現「以生命影響生命」的價值。這不僅是一次包粽活動,更是一次社會關懷的實踐。

未來,獅子會將持續推動多元共融項目,呼籲公眾關注弱勢社群,共築溫暖香港。這樣的活動不僅促進了社會的和諧,更讓每個人都能在節慶中感受到愛與關懷。


結語

「愛心共融慈善包粽日」不僅是一次傳統文化的體驗,更是一次讓我們學會如何精打細算、分享愛心的機會。透過參加獅子會主辦的活動,不僅讓端午佳節更有意義,還能幫助他人,實現真正的節儉與溫暖。

Kommentarer


24-0416-CIT Tax Loan_Pmax_banners_NewKV_1200x1200.jpg

Tel: 2193 5065    Email: info@icorp.com.hk

  • Facebook
  • Instagram

© 2019 by MoneyHang

bottom of page